亮丽名片
甘丹,中共党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获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标兵、五四表彰之文艺之星、优秀毕业生、优秀志愿者、三好学生等称号。曾获武汉市楚才写作大赛研究生组二等奖,省级红色主题诗歌创作比赛一等奖,校级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阐释比赛优秀奖,外研社英语写作大赛一等奖,省级摄影比赛二等奖等奖项。
教育思想
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将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与哲学理论的思辨精神贯彻于教育实践。
学习经验:在多年的求学之旅中,阅读与写作有效地帮助我在自我表达上流畅地呈现出内心的动态成长。语文学科所涵盖的价值观、人文精神、语言实践等早已融入了我的骨血。语文学习既需要掌握基础文化知识,培养相应的关键能力,又需要极大的热情去阅读广泛的经典文本以达成创造性的理解。高考命题框架下的语文学科会涉及丰富的专题内容,不同的题型与文体都指向了不同的学习方法论。教师应当以专业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教材,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完成对教材的超越性整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强化要抓住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间的关系来进行灵活统整。教师需抓住主要矛盾,立足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提升其它方面的语文素养。同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参与,通过创设真实的语文情境,引发他们的联想与思考,为今后的学习生活积累必要的方法与资源。
教育感言:语文教育的课标精神与核心理念历经了几番嬗变,但不变的是对精神价值的探索。无论是传统文化的璀璨精华,还是西方文学的经典著作,都会从冰冷的文字逐步转化为个人精神的养料。在我看来,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是必要的,这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师者,我会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灵活处理语文学科的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不断精进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语文课程中的知识结构,并在文本的情感体验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理性认知,达成知-情-意的三维目标。
缘结培文
青岛培文学校拥有前沿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的师资力量,以“北大底蕴、拔尖创新、名师执教、特色示范”为办学特色,力图为学生创造多元的发展路径,这些都吸引着我融入这个和谐的集体。作为青年教师,我渴望向着高标准的教师队伍看齐,更欣喜于教学同侪们的卓越与优秀。清秀典雅的校园环境及高水平的教育管理,令我倍感荣幸能与大家在这片土地上教学相长、协同发展、齐头奋进。青岛培文学校旨在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助力他们放飞自身的梦想之翼,全力打造研究型课堂与示范性高中,这一举措无疑有助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为学生带来更有深度的学习,拓展多维度的思维成长,从而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与研究能力的形成。此外,“用大学精神引领基础教育”这一理念,也能有力增强学生的个人竞争力。我期待在这里逐步扎根,浸润在明德育人的培文风尚中,不断探索自身的发展价值,点燃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激情。